陜西寶雞千余份工程質量檢測報告涉嫌造假,建筑防水行業出現假冒非標產品
近日,媒體報道了陜西省寶雞市千余份工程質量檢測報告涉嫌造假,數十棟住宅樓、十多所學校醫院等公共場所存在安全隱患一事。
近年來,寶雞市一家工程質量檢測機構的負責人張女士發現,在寶雞市隴縣、太白縣等多縣區存在大量偽造其公司印章出具的虛假檢測報告,而他們從未對這些工程項目的建筑材料做過任何檢驗檢測,這給工程質量埋下安全隱患。
據張女士不完全統計,僅她發現的假報告就多達1000多份,涉及學校、體育館18所,醫院3所,居民住宅樓123棟,公租房等27棟。
報道推出后,陜西省政府高度重視,要求省市相關部門和寶雞市全面核查并迅速采取措施。目前,寶雞市委市政府已決定成立聯合調查組,盡快消除安全隱患,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相關人士認為,出具虛假工程質量檢測報告的違法成本低,而被發現的概率更低。多位業內專家呼吁,當務之急是加快修訂完善相關法規,構建行業信用體系。
建筑安全關系國計民生,但建筑建材行業的造假亂象始終是行業“頑疾”。其中假冒、非標產品橫行的建筑防水業就是一個典型領域。雖然防水行業一直在倡導“堅定打假、主動打假、長期打假”,但假冒產品仍然屢禁不止、層出不窮,涉嫌假冒品牌從不知名的小工廠到國際大型企業。
此前,中國防水編輯部記者曾在暗訪某工地時發現,該工地采用"偷梁換柱"的伎倆,從正規企業購進一批合格產品專門用于檢測,而后偽造鑒定證書以次充好,將大批本不應該出現在市場上的劣質產品源源不斷的應用于防水工程,其材料之間的差價高達4-5倍之多。
“建筑乃百年大計”,不僅是對建筑質量的要求,也是對建筑、建材企業和供應商的要求?;A不牢,地動山搖。質量與安全是工程建設的底線,也是紅線,容不得半點閃失。
上一篇:
鎳價暴漲248%,五金衛浴行業承壓
下一篇: 涉案金額2.07億元!奧普家居把恒大陽光城告上法庭 |